心理问题的特点和改变动机

2025-04-03 09:04:29 来源: 分类:职场心理

(一)心理问题的心理性质、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弗兰克(Frank,问题1974)在综合分析他们小组长达25年的特点和动机研究资料时发现,心理咨询对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改变改变最为明显,而对躯体化的心理问题疗效最差。也有其他人发现,问题进入咨询时来访者存在焦虑症状,特点和动机往往会在咨询中取得较好的改变效果。所以,心理不少咨询师接案评估时,问题会特别留意来访者的特点和动机即时症状,认真评估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改变性质。许多咨询师会特别小心那些主要诉说躯体痛苦而不是心理情绪、心境、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的特点和动机人。至于为什么心理问题躯体化的来访者较难取得积极的咨询效果,还缺乏系统的说明。人们推测躯体化可能表现了来访者的一种特别的防御方式或是某种人格特点,而这种防御和人格特点又是难以取得咨询进步的根源。

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是一个受到相当关注的变量。弗洛伊德曾半开玩笑地说,“人不太老,病不太重”的人才是好的来访者,其实是真知灼见。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一致发现,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咨询效果之间是负相关关系(Petry,Tennen,Affleck,2000)。

(二)改变的态度和动机

态度和动机因素是重要的影响改变的变量。其中,来访者对咨询和治疗的信念以及对获得帮助的期待,对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后效有很强的预测作用。这种信念指的是来访者是否相信、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咨询和治疗的有效性。期待是指来访者预期自己能不能从治疗中获得好处,在多大程度上期盼通过咨询解除痛苦。态度、期望直接决定着来访者接受咨询的动机力量。态度和动机可以在咨询过程中予以培养,但来访者在进入咨询前已有的态度不容忽视,它对咨询互动过程尤其是开头的进程有重大影响。

更多资讯请点击:职场心理

推荐资讯

心理健康即心理平衡?心理健康与心理平衡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认为心理健康等同于心理平衡。然而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等号相连。那么心理健康为什么不等同于心理平衡?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析:1.如果把平衡理解为满足现状,缺乏追求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形式是什么?主要特点有哪些?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形式是什么?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中,强迫性人格障碍被定义为一种始于成人早期的

冥想的时间多久适合

冥想的时间可以因人而异,但最好根据你的时间表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以便使冥想成为一个日常习惯。如果你是初学者,建议从短时间开始,例如每天 5-10 分钟左右。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冥想的感觉,可以逐步增加时间